“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18年6月13日,2018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在素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召开。适逢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2300多名国内外结核病临床、防治、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仁秉承“传承、创新”精神,以“新药助力结核病防控”为主题,共同分享抗击结核病的新进展和新理念,努力提高结核病诊疗水平,为实现2035年全球“终止结核病”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会组委会特别邀请了马屿、施鸿生、肖和平、付瑜等为祖国结核病事业奋斗了几十载、目前已逾耄耋之年的老一辈结核人,更有高文、许绍发、李亮、唐神结、卢水华、高琦、谭守勇、侯代伦等结核大咖们的主持和授课!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由刘锦程院长带领科教、内科、外科、医技、护理、财务、信息一行22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6月13日,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常委会暨第二次全体委员大会召开,会议圆满完成了分会学组、青年委员会及16个专业委员会的改选工作,制定了工作条例,讨论本届委员会2019年工作计划,并就结核病的绩效管理进行交流,经验学习。

我院刘锦程院长作为新一届结核分会常务委员、本次大会副主席,受邀参与了“青委论坛暨MDT病例讨论”专家点评环节,本着以“关心青年医师与学者成长”为原则的精彩点评赢得与会者热烈掌声。在“环丝氨酸项目”与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初治涂阳肺结核病超短化方案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课题研讨会中,仵倩红副院长带领科教科主任王亚梅、财务科科长王荣与课题组专家就科研资料管理、病员随访、资金分配工作进行细致交流。课题专家组高孟秋主任对我院的科研工组给与了高度评价与赞许。
6月14日上午8时,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举行了开幕式,由候任主任委员唐神结主持,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第17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亮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开幕式后至15日下午大会同时设立了结核病治疗进展、结核病诊断进展、影像、胸外、骨科、结核病相关疾病及特殊人群结核病、基础研究、结核病介入诊治并发症等22个分会场,共248个发言题目,报告专家既有学界泰斗,又有青年才俊,他们各有特色各有成果,高含金量高信息量的报告让每一位参会人员不虚此行。

本次会议捷报频传,经过改选后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我院共有18人分别在不同的专委会任职,常委及常委以上1人,委员及秘书18人,涵盖15个专业学组,其中刘锦程院长被聘为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常委;高彦斌副院长担任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仵倩红副院长受聘《医学参考报—结核病学频道》常务编委,同时担任临床学组与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科研成果不光在电子展览区展示,还应邀以《重症结核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及处理》为题,在结核病重症专家论坛进行授课,她提出: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诊治,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多学科介入,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通过有效的干预,为危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提升危重症救治的成功率。病理科杨莉主任将自己工作总结的《气管支气管结核164例临床病理分析》在结核病诊断检验分会场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外科崔渊博主治医师的《联合应用CT与B超对结核性脓胸分型的临床价值分析》在电子壁报区域交流展示。大会论文汇编收录我院投稿论著文章3篇。我院董晓娟、刘晓荣护长将我院的护理经验与参会的全国护理专家进行了交流,并带回了新的护理理念。随着我院对外交流的增多、知名度提高,我院有幸成为“全国结核病健康宣讲团“首批成员单位,同时获得本次大会的优秀组织奖;由于我院科研工作成果显著,并因此成为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含环丝氨酸的短程方案治疗新诊断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研究”第二批试点单位、中国卫健委——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第二批试点单位。
2018年结核病学术大会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更是我院有史以来担任全国委员最多、发言交流最多、主持最多、参会最多、参与科研最多的一次盛会,体现了我院医疗、学术、科研、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刘院长的带领下,我院专家团与全国专家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参会人员一致认为,通过学术年会搭建的这座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自己在本专业上很好的充了一次电,一定要把大会上好的经验、好的技术以及先进的理念带回去,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为结核病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