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我院正式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协作医院
日期:2015-08-10 点击数: 编辑: 来源: 医务科 王亚梅

8月9日上午9时30分,我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签约及授牌挂牌会议正式召开,会议由党委书记甘昭平主持。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在全国首家对口支援省级三级甲等结核病医院,作为北京医学高等院校,在陕西首家省直医院进行全方面协作。

首先由刘锦程院长致辞。刘院长代表省结核病院向在场的各位领导、嘉宾介绍了我院的发展史、人才结构、目前医院发展情况、未来规划,以及我院存在的困难:一是虽然经历了57年的历史和发展,但因为客观、主观的原因,职工思想意识转变提高慢,工作作风、工作习惯改变不大;二是人才、学科建设仍然薄弱,学科品牌特色不突出,高学历、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缺乏,高精尖及专科设备不全,常用基本设备仍有短缺;三是职工责任感及协作意识还不强,主动学习的风气不浓,未形成专业技术人员的良好习惯;四是分配制度还不完善,奖惩办法还不到位,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奉献意识、计划工作意识、前瞻性开展工作意识等还不强,不到位等;五是积极响应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在全省推行新型结核病防控模式的要求,这样的背景条件促使并促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对我院的协作。刘院长代表全院职工期望两家医院的合作将为我院的发展揭开崭新的一页,我院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科教兴院”意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信在陕西省卫生计生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胸科医院的协作支撑下,我院必将拥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并为全省结核病防治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北京胸科医院许绍发院长在讲话中指出:一是两家医院的合作得到了陕西省卫计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结核病院职工对合作后的发展更要有信心;二是省结核病院和以前的北京胸科医院类似,基础设施差,医院收入低,职业风险高,但这只是暂时的;三是胸科医院近些年发展较快的关键是抓了软实力建设,做好内部服务,把医院做大做强。未来胸科医院以“文化管理”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四是对两家医院合作后的期望:(1)建立学习型组织,每个人争取成为学习型个人,形成核心竞争力;(2)合作是指共同科研、共同业务发展、共同人才培养等,积极培养、储备后备力量及核心人才;(3)结核病不但是一种传染病,我们医务人员也不单是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医务人员要走向公共平台,走向社会、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并借助这些平台去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知晓率。许院长还对未来两家单位的合作提出了几点要求:1.边学习边总结;2.边合作边交流;3.边沟通边提高。最后许院长希望合作后有实际成果,共同受益。

陕西省卫计委黄立勋副主任在讲话中首先祝贺了两家医院的合作,并指出本次合作准确定位应该是对口帮扶。黄副主任代表省卫计委特别感谢北京胸科医院对省结核病院的关爱、支持,并对两家单位的合作寄予了厚望。黄副主任指出:1.我们应该学习北京胸科医院的历史、管理、业务等,更应学习胸科医院的文化、传承、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希望省结核病院不断进步和发展;2.把我们的职工也送到北京胸科医院去,知不足而后进;3.省结核病院曾给朝鲜培养了一批胸外人才,也曾拥有过像吴济堂、周萍生、王一凤、汪德宽等知名专家,应该在曾经辉煌的基础上再造辉煌,抓住这次机遇,把医院建设好;4.吸引外面的人才来医院工作,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型队伍,打造自己的文化,然后再创新,再发展优势;5.在医院发展壮大的同时,要改善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安心工作。最后黄副主任希望省结核病院为全省的结核病事业做出贡献。

最后,甘书记代表我院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表态,相信在卫计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胸科医院的帮扶下,我院全体职工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院将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医院管理方面做出成绩,不断发展结核病事业,造福全省人民。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