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总带着消毒水的清冽气息,但在这里,生命的守护与温情的传递从未停歇。近日,内五科收治了一位8岁的小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互动,如冬日暖阳,悄悄照亮每个角落,成为医患并肩对抗病魔时,最动人的瞬间。
刚入院时,白墙、仪器与穿梭的白大褂身影,使她躲在妈妈的身后,紧绷着小小的身体。穿刺前攥紧的拳头、治疗时别过脸的抗拒,藏着对未知的恐惧。护士们蹲下来,用平视的角度轻声说:“我们慢慢扎,你要是疼了就告诉我,咱们随时停。”医生向家长讲解病情,特意避开孩子的视线,用“身体里的小病菌需要我们一起赶走”这样的话,替她挡住生涩的术语。
随着治疗推进,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孩子逐渐放下戒备。护士查房时,会顺手带玩具或者一颗水果糖,“这是奖励今天乖乖测体温的你”;医生听诊前,总会先把听诊器的金属头在手心焐热,“这样就不冰啦”。有次孩子盯着护士胸前的工作牌发呆,护士便笑着念出上面的名字:“你记住这个名字,以后想找我,直接喊就行。”慢慢地,孩子眼中的恐惧消散了,早上看到医护人员进来,会主动举起手腕说“今天体温正常”,病房里时常响起她稚嫩的笑声。这些日复一日的耐心与专业,在孩子心里悄悄种下了信任的种子。
某一天,孩子在病房铺开画纸,铅笔在纸上沙沙游走。画面里,穿护士服的身影戴着口罩,眼睛弯成月牙,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姐姐”,角落还画着几颗星星——那是护士曾说“勇敢的孩子会收到星星奖励”。当她踮着脚把画递到护士手中时,小小的举动里,盛满了纯粹的感谢。护士愣了愣,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口罩上方的眼睛也笑成了画里的样子。这一幕被路过的家长拍下,照片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却藏着最动人的默契:孩子用童真的创作回应守护,医护以温情托举对抗病魔的勇气,医患间的理解与信任,在这幅画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这段温暖互动,是我们科室护理工作的一个缩影。从走廊里柔和的灯光,到医护人员刻意放缓的语速、操作前耐心的解释,每一项举措都致力于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尊重与关爱。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更激励着团队将爱与责任融入每一次护理操作、每一句沟通交流,让更多患者家庭在抗痨路上,收获温暖与希望。